我在魏晋当名士 - 第94页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    萧衡心口一热,吻别:“一定要来,等你。”

    ^

    腊月初十,顾琛再次击败匈奴,俘获匈奴大单于。并向朝廷上表,请求将匈奴分成五个部落,分开安置。一次册封五位匈奴王,让匈奴彻底分裂,五部互相牵制,忙于内斗,无力再来侵犯晋国。

    萧衡和公卿百官商议,认为此策甚妙。于是将匈奴分为东、西、南、北、中五部。

    宇文乌菟龟统一鲜卑各部,作为新一代的鲜卑单于,他向晋国的皇帝递上降表,归附称臣。

    前鲜卑王子宇文赫遇刺一案,也终于落下帷幕,冒充甲子先生的真凶阮清寒被判腰斩。

    阮清寒自幼沦落风尘。顾老爷子怜惜天生丽质的小美人,用十斗珍珠把她赎回家,原本想送给嫡长子顾琛做妾。

    顾琛一向孝顺懂事,年仅十二岁,就被顾老爷子卖了,跟门当户对的世家女定亲。顾琛十六岁,两家正式联姻,婚礼的规格仅次于太子。新娘子裴氏温婉大方,但五官只能算端正,不美也不丑,和顾琛站在一处,第一眼看上去,特别的不般配。

    顾琛也是名满天下的美男子。时人都说,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,顾琛是那朵鲜花。

    顾老爷子一面宽慰顾琛——贤妻美妾,娶妻当娶贤,做人要知足。

    一面暗戳戳地买回府一个小美人,当作家伎,用诗书礼仪、琴棋书画教养了几年,长成一个千娇百媚的大美人。准备送给嫡长子,作为婚姻被包办的补偿。

    然而,顾琛不是那种肤浅的男人。他透过裴氏平平无奇的容貌,发现了她有趣的灵魂,以及她身上让人沉沦的、无处不在的温柔。顾琛和裴氏伉俪情深,不愿意纳妾。

    于是,大美人阮轻寒没能改变命运,仍然是家伎。还像一件物品一样,被顾玖继承了。

    阮轻寒的心气比较高,当不成顾琛的妾,又将目标转向顾玖。对那些求娶她的寒士,不屑一顾。

    所谓心比天高,命比纸薄。

    阮清寒数次勾搭顾琛、顾玖,都毫无结果,却意外得知,当年阮家败落,和顾老爷子的一条命令有关。

    事实上,顾老爷子再闲得慌,也不会特意去罢免一名小吏。他只是下令,清理关系户,把韩公封地的属官全部筛选一遍,那种连文书的格式都弄不对的刀笔吏,麻利一点滚蛋。

    阮父因此没了差事。

    如果较真,顾家对待阮清寒,十分厚道。一般的士族女郎,吃穿用度、能够得到的教养,或许还比不上阮清寒。

    可惜这位阮姑娘,心性不佳。顾玖每日耗费万钱,保障她的生活品质,她不记恩,但凡有一两件事不如意,就心生怨怼。恨顾琛不肯纳妾,怪顾玖是个断袖。

    阮清寒还想勾搭萧昀,让顾琛后悔没有纳了她。哪知道萧昀如此没用,居然这么快就被迫退位。

    她死到临头,说出一桩惊天秘闻——清河公顾玖曾经派人刺杀当今天子,并且险些得手。

    负责审案的大理寺卿韩斌一个头两个大,如果只有他一个主审官,他定要装聋作哑,下一道封口令,瞒住这件事。问题是陛下的心腹,侍中郭颐在一边旁听,这就没法糊弄过去了。

    郭颐是博士祭酒的次子,陛下还是秦王的时候,郭颐就是秦王的首席幕僚。如今,他是陛下身边的四名侍中之一。

    这件事,是轻飘飘地揭过去,直接翻开新的一页,谱写新篇章。还是不畏权贵,刨根问底,追查真相。要看郭颐是否会向陛下打小报告。

    大理寺卿韩斌认为:目前,陛下绝不能跟清河公生出嫌隙,清河公是废立过天子的大权臣。顾家兄弟手握重兵,再换一个天子,或者自家上位,也不是办不到。

    郭颐的看法,和大理寺卿基本一致。不过,他不相信阮清寒,一个蛇蝎心肠的人,被判腰斩之后,说出来的话,恐怕除了“拉一个人一起下黄泉”、“唯恐天下不乱”这一类见不得光的阴暗目的,没有更远大的追求。

    这番话的真实性,必然极低。但是以阮姑娘编造谎言的高超水平,想要证明清河公没有做过这件事,难度可能非常大。

    郭颐和大理寺卿韩斌商议过后,决定先下封口令,不算阮姑娘,在场一共三个人,全部立誓,绝不会泄露此事,然后,堵上阮清寒的嘴,让她无法开口说话。

    这样处理,看似将事情掩盖了。其实,政客的誓言,还不如人体释放的某种气体。

    大理寺卿韩斌一转头,就悄悄地跑到顾府,向顾玖递上一封小报告。

    郭颐一离开大理寺,便直奔皇宫,将事情的来龙去脉、前因后果,转述给萧衡。

    萧衡听完,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。他默默地批阅奏疏,把一个帝王应该处理的政务全部完成,轻车简从,去了麟趾园。

    顾玖不在,据说是有事情要询问阮姑娘,这会儿还在天牢。

    萧衡抱着顾玖的狸猫,坐在门槛上。

    他根本没有细想过这件事,如果顾玖真要杀他,他的坟头都该长草了,哪里还有机会入太学、当秦王、再当天子?

    可是,为什么玖玖有点心虚的样子?因为被皇兄萧昀欺骗、算计、谋害过,所以有所防备,不敢信任他吗?

    他绝不会过河拆桥!

    对萧衡来说,就算心口的致命伤,真是顾玖留下的,其实也没什么好怨恨的。那时候,他们根本就不相识,顾琛和顾玖与皇帝萧旭势如水火,不能相容。萧旭要杀顾琛,顾玖在皇宫制造混乱,也只不过是想和兄长一同活着离开。

    --

添加书签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